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吸引了一大批慕名而來淘金的賣家,因此在亞馬遜上充滿了競爭,而這種競爭本應該是公正、有序的。
但當前在亞馬遜平臺上,不少不良賣家使用假冒品牌、仿造證照、制售劣品、廉價拋售等不正當競爭的卑劣手段來搶占市場,已經嚴重擾亂了亞馬遜的市場秩序。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平臺方的亞馬遜坐不住了,再一次宣布調查并嚴打假冒偽劣產品。
對假冒偽劣零容忍
亞馬遜發布公告稱:從2021年3月19日起,亞馬遜將在相關計劃政策中增加調查違規庫存政策。
AMZ123了解到,新政策具體內容是:
一旦賣家有從事假冒產品或其他非法商品銷售的嫌疑,亞馬遜則有權要求賣家提供非亞馬遜 FBA庫存的額外庫存信息。如果賣家不提供所要求信息,或經調查后發現該FBA庫存有假冒或非法產品,亞馬遜將對涉嫌賣家作出懲罰處置。
在AMZ123賣家交流群中,賣家們紛紛對亞馬遜新政策發表看法。
“太好了,趕緊查了這些售假賣家!讓黑心的賣家生意不長久,黑心的買家好運不長久,永遠發不了財。”
“跟賣售假,搶了我的購物車!我的listing還因為跟賣者的產品質量問題被下架,真的氣死我了!希望亞馬遜這次能把這些售假通通打死,還我們這些老老實實的賣家一個干凈的營商環境!”
“我之前給跟賣者發郵件警告侵權售假,跟賣者特別猖狂,反倒要挾我,說要把我的listing全部整下架。現在賣假貨都這么狂了,亞馬遜是該好好管管他們了,不能再讓他們無法無天!”
“Nice!亞馬遜趕緊地吧,越快越好,賣這些假貨的都沒良心!只有把這些沒原則的人趕走,我們這些賣家才能好好做生意!”
看來,賣家們對于售假這一行為都是十分討厭的,畢竟這些售假者毫無底線,為了賺錢甚至不顧亞馬遜的平臺規則。
不過這個新政策一出,可能會誤傷很多賣家。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政策。
亞馬遜如果懷疑賣家有從事假冒或其他非法商品銷售的嫌疑,就會要求賣家提供非亞馬遜FBA庫存的額外庫存信息,這里亞馬遜的判定標準的依據大概率還是版權、商標權、發明專利權和設計專利權。
但這判定標準是存在問題的,就拿近期一位賣家的案例來說。
這位賣家在論壇反映,自己一個穩定出單的產品,兩年來一直被同一個知識產權代理商pointerbp投訴,導致listing不斷被下架。這位賣家的所有商品皆不侵權,只是功能與對方相同,但還是被投訴。
這個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個判定標準是不是應該要有所變化。像上述這位賣家,僅僅因為功能相同,就被判定為侵權這也不講道理。按照這個邏輯,那很多類目的商品都很危險,比如衣服鞋靴、箱包等類目的商品基本功能的相似度都非常高。
而這樣存在疏漏的侵權判定依據,讓亞馬遜在近期吃到了苦頭。
賣家遭誤封獲賠70萬
據外媒報道,亞馬遜懷疑一名賣家兜售假冒電子產品,于是暫停了該賣家的賬戶并沒收庫存與賬戶資金。這名賣家要求亞馬遜退還他的資金與產品,但遭亞馬遜拒絕,被逼無奈的商家只得向法院申請仲裁。
在此過程中,調解人布朗在審查合同、采訪證人和閱讀法律依據后認為,"亞馬遜有充分的理由懷疑這名商家,并有權暫停他的賬戶。"
但布朗同時指出,"亞馬遜將賣家踢出平臺并扣留其沒有假冒嫌疑的產品,做得太過分了。鑒于亞馬遜的巨大資源,我希望未來亞馬遜能投入必要的資源,尊重賣家,以正當的程序對待所有賣家。”
而后,這場事件以亞馬遜向這位被誤封的賣家賠償70萬美元告終。
從這件事中,我們不難看出,亞馬遜的行為過于激進,僅僅是懷疑賣家兜售假冒產品就暫停賣家賬戶、沒收賣家庫存與賬戶資金,還不予賣家解釋的空間。
有律師分析稱,“亞馬遜應該引入第三方機構,與亞馬遜共同監管平臺上的產品。而不是僅憑一家之言就掌控賣家生死,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目前對于侵權行為判定過于激進,作為平臺應該尊重每一位賣家,仔細核實每一條對侵權行為的投訴。”
在賣家看來,亞馬遜目前對侵權行為的判定存在漏洞,希望亞馬遜能盡快改進機制,精準打擊存在問題的賣家,不要再誤傷無辜的賣家了。
同時,亞馬遜對于假冒偽劣、侵權等行為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作為賣家應該遵守亞馬遜平臺的規則,不要抱有僥幸的心理去做觸碰規則紅線的事。
對于亞馬遜對假冒偽劣零容忍和賠付賣家70萬美元,賣家們有什么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與我們分享你們的看法~
作者:AMZ123 來源:AMZ123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出海筆記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