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祥子,感謝出海筆記的邀請。這還是我第一次在跨境電商圈子做公開分享,之前只是在我自己的公眾號寫一些東西。
第一部分是POD的基礎知識,先簡單聊一下POD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讓大家對POD有個全面的認識。
第二部分,針對POD項目,如何選niche。
第三部分,如何用Shopify來啟動POD網站。
第四部分,如何選品以及一些注意事項。
第五部分,如何測品和擴量。
第六部分,分享幾個案例。
第七部分,可能用到的資料。
1 Print on demand 基礎知識
本來我覺得這部分不太重要可以忽略的,但是后來想到自己在向一個方向做的時候,尤其是做的不太好的時候,經常懷疑自己選擇的方向是不是有問題,其實還是沒有對自己選擇的模式有100%的信心,所以了解一下基礎知識,對一個模式全局考慮一下,是能夠讓自己堅定信心的。不至于說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那樣來回換方向。不止POD,其他項目我覺得也一樣。
1.1 什么是POD
我們先來看第一小節,什么是POD。
POD,Print on demand直譯就是按需打印。我們拆開來說,按需,是指用戶下單以后,賣家接單,開始制作產品。這種模式要求產品制作周期要很短,所以打印這種方式就很適合。現在已經出現很多新的按需品類,我們后面會提到。
POD模式的最大優勢,就是“按需”,不會有庫存問題。上面這幅圖,就是常見的POD產品。
定制是另外一回事,我們可以賣我們提前設計好圖案的產品,也可以讓用戶定制圖案。下面這幅圖就是定制類的POD產品,或者說設計。相信能加入出海筆記社群的人都多多少少了解POD,所以關于定義就不說太多了。
這是我從網上找的一個POD模式的流程示意圖,我簡單修改了一下。第一步,賣家從我們的店鋪下單。我們的店鋪可以是Shopify、WordPress等各種自建站,也可以是在亞馬遜、Etsy等平臺上開店;用戶下單后,第二步,根據我們的設置,訂單自動或手動同步到POD平臺。POD平臺可能自己有工廠,也可能只是一個平臺,對接了一些工廠。工廠收到訂單以后,開始生產產品。完成以后,第三步,將訂單打包通過物流渠道發貨,最后用戶收到產品。這是常說的POD模式的標準流程。還有一些玩法,比如自己生產產品自己發貨,也算是POD模式。但是我們平時提到的POD模式,基本上是指用POD平臺來發貨這種模式。
1.2 POD在國內外的發展
這一小節了解一下POD在國內外的發展。
毫無疑問,美國是POD需求最大的市場。美國人喜歡個性,消費能力又強。所以POD產品一直很受歡迎。同時,美國的大大小小的POD平臺也很多。
我主要是做美加澳英這幾個國家,其他地區的文化、語言和美國差別很大,我暫時沒有做過。
國內現在還沒有很成熟的POD平臺和賣家,但是隨著國人對個性化需求的提升,國內POD市場將來一定非常大。
舉個例子:必要商城,已經在做POD產品,比如他有個爆款咖啡,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印到咖啡杯上。而且必要在幫傳統工廠做柔性供應鏈的改造,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說起柔性生產線,我做這個PPT的時候,只是舉著必要的例子。但是這幾天國內有個新聞,9月16號,阿里的犀牛制造工廠在杭州正式投產,好像之前一直是處于內測狀態,像阿里這種巨頭研發的柔性制造系統應該是很值得期待的,雖然他可能是針對國內市場的賣家,但是我覺得如果我們做跨境的,應該也能從中發現一些機會,所以不妨多關注關注。
1.3 為什么POD產品受歡迎
知道用戶為什么喜歡POD產品,才能讓我們明確選品的方向。
無外乎這幾點:展示個性,表達態度,表達愛,增強歸屬感,激勵自己,激勵他人等。
補充一下,POD主要是賣家用的詞,用戶其實看POD產品就是普通的商品。
獨立站模式沒有一個標準的分類,大概分的話,可以是Dropshipping、精品站、DTC品牌站。POD與其他獨立站模式的對比,這里列幾條優勢和劣勢,也是相對而言的。不同的模式其實沒有太多的可比性,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POD的優勢比如說:無庫存,免發貨。其實POD也算是一種dropshipping,畢竟是別人幫我們代發貨。這是POD模式最大的優勢。
質量有保證,這點也是相對于dropshipping來說的。老外對質量要求比較高,所以大部分國外POD平臺的質量是有保證的。
物流時間短,這一點是基于國外POD平臺來說的,如果是目標國家的POD平臺發貨,相當于本地工廠發貨,速度肯定快,但是如果用的是中國的POD平臺,中國發貨,就沒有這個優勢了。
劣勢方面,
第一,利潤較低,國外的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都偏高,導致利潤較低。
第二,自己無法掌控訂單履行全過程,比如說大部分平臺無法個性化包裝,大部分平臺退換貨不太方便等。不過為了競爭,POD平臺也在這些方面進行改進。比如aop.plus就支持品牌定制,包裝定制,可以幫你突出品牌,以及增加個性化。
第三,產品成本比較固定,有一些平臺會有一些階梯價格,賣的多可以申請折扣,但是大部分POD平臺的產品成本是固定的,很難壓縮成本。
第四,產品形式比較固定,只能選擇POD平臺開發的好的產品,如果你想開發自己的產品上架產品,不太好實現。
了解了POD的優劣勢,是為了讓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利用它的優勢,以及如何彌補劣勢,最終獲得競爭優勢。
1.4 POD與其他獨立站模式的對比
這一小節我們看一下POD的需求趨勢變化。POD發展了這么多年了,到底前景如何?還是來看美國市場。具體的POD總體銷售額之類的統計數據網上也是有的,但是我沒找,從谷歌趨勢我們就能很明顯的看到答案。
1.5 Print on demand 需求趨勢分析
這是Print on demand 這個關鍵詞過去5年的搜索量,可以看到搜索量是穩中有升。當然,商家搜索這個關鍵詞會更多一些。但是也從側面證明了pod產品的需求長期以來都是巨大的。所以POD是一個常青的項目,這點是毋容置疑的。
這是美國過去一年的趨勢。也是比較穩定,在今年的7、8月份還開始飆升。因為POD產品的品類也比較多,像沙灘巾這種產品屬于季節性產品,但是大部分產品像水杯、帆布鞋、T恤,基本上都是非季節性產品,所以除了正常的圣誕節,其他時候的需求還是比較穩定的。
2 選niche(受眾)
第二部分看一下如何選niche,選niche是大部分賣家啟動獨立站的第一步。POD產品基本上都不是功能性產品,大部分是屬于沖動消費型產品。所以最好選擇那種有狂熱粉絲的niche。比如常見的有寵物,卡通形象,特殊人群,金句,宗教,興趣愛好等等。
具體選擇的時候,有藍海和紅海策略兩個方向。
我們一般都偏向藍海,競爭小的niche。普遍的尋找藍海的方法就是細分,找到一個競爭相對小一些的藍海。比如說上面提到的這些niche基本上都很寬泛,可以繼續細分。比如寵物可以繼續按狗、貓、馬等細分,這些都是常見的niche,如果不常見的比如母雞、母牛,也都是很好的細分niche。特殊人群細分,老兵、護士、教師、消防員等。細分領域更容易測出轉化比較好的產品。積累用戶以后,可以繼續往上一層niche擴展。
不過現實情況是,往往很難找到完美的藍海niche。那就是另一種策略,紅海策略。紅海并不可怕,換個角度來看,做的人多的紅海niche說明有錢賺,關鍵點就在于如何找到切入點,或者說叫紅海中的藍海。比如說騎馬愛好者這個niche,做的人也不少。但是如果我們能在niche產品上有所創新,或者在圖案設計上有所創新,那就是找到了切入點。
其實如何選niche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無論是做獨立站,還是亞馬遜,是付費流量,還是SEO、Pinterest等流量,都需要先選niche,這些選擇niche的思路和方法都是相通的。個人經驗和個人興趣是常見的兩個選niche的方向,也就是說自己擅長的或者自己喜歡的niche。比如做過寵物產品,那可能對寵物愛好者這個人群比較熟悉,做起來就相對容易些;比如個人非常愛好野營,那選這個niche的話,一方面比較熟悉野營相關的文化,一方面做起來也不會太枯燥。
3 網站冷啟動(Shopify)
這一章我們講如何啟動POD項目。
首先是網站選型,選Shopify還是選其他建站程序?
個人建議從Shopify開始起步,因為Shopify生態很完善,幾乎所有的知名POD廠家或平臺都和Shopify無縫對接。
安裝POD APP,馬上就可以啟動網站。
另外一個優勢是,借助Shopify的一些APP,可以把POD產品同步推送到其他平臺,比如亞馬遜、Etsy,后期拓展銷售渠道的話很方便。
使用Shopify做定制類的產品也很方便,推薦兩款應用。
Customily 幾乎可用用于任何需要生成圖片的POD品類。可用按我們指定的格式、尺寸生成POD平臺所需要的圖片。所以可用滿足絕大多數定制類產品。缺點就是安裝需要官方配合,稍微麻煩一些。
Product Personalizer 功能也很齊全,安裝和使用都比較簡單。還有很多定制類的APP,可以多試試。
網站搞定了,下一步開始選品。
4 產品冷啟動
4.1 選品(找idea)
POD的選品可以說是找idea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最重要的環節。POD模式要想成功,關鍵就在于能持續學習, 擁有能持續找到和想出好的創意的能力。
找idea的同時,要考慮能應用到哪些產品上。idea+產品=POD產品。
和其他的獨立站模式一樣,找idea,也可以從spy開始。有一些專門spy pod產品的工具,也可以使用傳統的spy工具,像ad spy。除了工具,etsy、pinterest、ins、亞馬遜都是很好的找idea的地方。還有就是競爭對手。一會兒我會舉一個找idea的簡單的例子。
找到idea,下一步要測試POD產品是不是受歡迎,能不能賣出去,有幾種常見的測試組合:
第一種:新idea+新品類,這是最佳組合,但是可遇不可求,這樣的組合能享受新idea和新品類的兩重紅利。
第二種:新idea+舊品類,這是常見的組合,大部分賣家大部分時間都會是在做這個組合,所以要不停的找新idea。把新idea用在需求量大的品類上,比T恤,水杯等。
第三種:舊idea+新品類,這個組合也會有機會,
第四種:舊idea+舊品類 ,這個組合的機會就稍差一些。
再回到找idea。我們選好niche以后,就可以有目的的去剛才說過的幾個地區去找idea。比如我們選擇蜻蜓愛好者這個niche。我們在etsy上瀏覽,能發現左邊案例1這個圖案。這個圖案除了蜻蜓這個元素,還有曼陀羅和金句兩個元素。蜻蜓+曼陀羅+金句,有3個賣點,這種就是很好的idea。最關鍵的是,要明白整個畫的真正含義,蜻蜓、曼陀羅、還有這句話的含義,要明白了這些,才能知道從哪個角度去打廣告,吸引目標受眾。
具體這3個元素的含義,我也不太了解,就是舉個例子啊,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搜一下,不難找到答案。
案例2,我們利用剛才提高的pinterest工具(Pinterest:app.sortingsocial.com),搜索dog lovers gift,發現一個發布時間、收藏量都不錯的帖子,就可以去看看能不能拿來在它的基礎上繼續發揮。
找idea的方法和選品的方法很像,idea來源就那幾個,找的多了,能開發出幾款不錯的產品以后,就慢慢有感覺了。有感覺以后,就可以嘗試自己發揮了,比如頭腦風暴之類的開發方式,自己做真正的原創。
4.2 POD品類
其實剛才我們也提到了,找idea的時候,要考慮找idea適合用在什么品類上面。所以要對POD品類也很了解。常見的品類比如衣服、水杯、毯子、帆布鞋等。新品類像首飾,首飾現在也不能算太新的品類了。口罩,是今年因為疫情才出現的新品類,以前需求太低了,今年猛增,POD類的口罩是大部分POD平臺的標配了。很多網站都上線了POD口罩產品。照片書也是個新品類,這個做的不太多,我看很好這個品類。
這里多說一下新品類的開發,這又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大致有幾個方向可以考慮:
第一:了解趨勢。比如現在的口罩POD就非常火,但是POD平臺把口罩這個品類做起來的時候,已經是競爭比較大了,如果能在POD平臺還沒有把口罩做起來之前,抓住趨勢,自己找供應鏈把這個品類做起來,就能享受紅利。。
第二:研究熱賣產品,包括亞馬遜這樣的平臺、還有獨立站的熱賣產品,有哪些是可以做成POD產品的。比如下一頁這兩件衣服。
Idea從哪里來?
借鑒-----Get賣點-----創新。如果一直盯著別人看,一直會活在別人的陰影下,要自己往前跑。
左邊這件衣服是亞馬遜某個分類下的Best Seller,樣式很受歡迎,可以去POD平臺找找有沒有同款或者類似款式,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可以自己聯系POD工廠開發這款產品,然后可以針對不同的人群測試大量的圖案。
右側這個就是一個成功案例。這款衣服加上faith狀的十字架,是去年還是前年的一個爆款,時間我記不太清了。后來就有POD平臺上架了這款衣服。
這里可以看到一個POD的新品類出來了,就是口罩。所以和其他獨立站模式一樣,新品類的開發是非常重要的。新品類有巨大的紅利期。POD產品有很多的品類可以開發,比如3D打印的產品在技術成熟以后,可能就和現在的水杯一樣普通了。
在谷歌趨勢里面搜索print on demand,可以看到 print on demand face mask 搜索量是飆升。再看print on demand face mask的搜索趨勢,是從3月份以后開始搜索量飆升的,而此之前,搜索量為零,可以說就沒有POD口罩這個品類。
看一下抓住新品類紅利的一個案例:
這個賣家從3月份就開始賣POD口罩了,我是4月份看到他的廣告的,可惜廣告忘了截圖,現在廣告已經下架。我看到的時候,廣告已經打過有7W左右的點贊量,銷量應該非常可觀。
4.3 設計(idea 到設計,設計到產品)
有了idea,下一步就是設計圖片,然后把圖片做成產品圖,上架產品。idea最重要,但是沒有好的設計師,會減分很多。設計這塊可以分幾種情況,第一種就是自己會設計,那就自己做。否則不建議自己做,浪費時間,做出來效果還不好。
POD的一個門檻就是,大部分賣家都不是設計師,沒有設計能力。這種情況,就得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了。預算充足,可以招專職設計師。預算少,可以考慮設計外包,找兼職設計師來做。常見的外包網站像Upwork、Fiverr上都能找到設計師,但是要想找到性價比高的設計師,只能多試了。這里我有個小技巧,大家可以到behance網站上去找搜我們想找的設計,比如說我們想做一些夏威夷風格的設計。可以去behance搜索,然后看到喜歡的設計以后,就可以聯系作者,一般作者的聯系方式都能找到。這樣找的效率要高很多。
還有一個設計的來源,就是直接購買現成的設計。還拿夏威夷風格的設計舉例,我們可以直接到素材網站去搜索,看看有沒有滿足我們需求的設計。
團隊配置:
Idea search,designer,product listing,marketing
網上的素材庫網站很多,大部分需求都能滿足,還有能買到授權。比如找夏威夷風格的圖片,有大把的idea和現成的設計。
有的素材有POD數量限制,就是這個圖片只能用到比如500個產品上面。多了你就要加錢。這個也要注意,最好用有完全商業授權的素材,不限數量那種。
還有一個常見的問題:動漫、人物這些素材的版權問題。動漫有第三方的機構,可以購買授權,但是一般我們小玩家不太舍得花這個錢。像迪士尼這類素材,以我的經驗來看,只要不是copy人家的原創產品,一般沒人管。但是不太鼓勵走這種路線,畢竟可選的方向很多。
人物也是一個方向,同樣有版權問題,這個也是自己衡量風險吧。像PPT上這個例子,這個賣家就用的科比的形象,這個也算是灰色地帶吧。
4.4 選供應商
設計完成以后,下一步是要上架產品。其實按正常流程來說,在設計圖片的時候,就已經選好供應商以及產品類型,還要根據平臺對產品圖案的尺寸要求去設計。我這里打亂了流程,把供應商放到這里來說,大家知道就行。
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特色,這里列幾個比較有代表意義的,對POD了解不多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PPT最后我放了一篇文章,里面基本上把市面上的POD平臺都分析了一遍,供大家參考。
POD供應商可以分為兩類,我們前面說過,一種是POD平臺自己有工廠,一種是POD平臺是個中介,會對接很多工廠。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要了解產品的發貨地址,像CustomCat,他的工廠就在美國,所以有其他國家的訂單,他是發國際快遞。像Gooten,他是和很多廠家合作的,在美國、英國等地都有供應商。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POD平臺。
很多POD平臺的產品其實是從中國發貨的,有的平臺沒有特別說明,這一點要注意,如果是中國發貨的,我們在網站上要把產品制作時間、物流時間都標明,避免后期的爭議。
4.5 個性化定制產品
個性化定制類的POD產品,是最近兩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品類。有很多形式,舉幾個例子。
像這個產品,用戶可以上傳自己的寵物照片,賣家把他做成某種風格的藝術畫。
左邊這個產品是用戶發自己的照片,賣家把它畫成“辛普森一家”風格的藝術畫。
右邊和上面的辛普森一家類似,這個是做成迪士尼風格的藝術畫,很有創意。
定制類的產品想象空間很大。我們要解決的就是創意和系統自動化的問題。比如剛才那個貓的產品,需要人工摳圖,如果能借助技術手段,實現自動摳圖,效率能提升很多。簡單說就是如何把個性化定制的流程自動化,這個問題能解決了,就會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所有的POD產品,都可以考慮能否做成定制類的產品。
5 流量冷啟動
這一章我們講一下流量冷啟動。這個話題前幾位老師分享的太好了。這部分的思路和方法也是相通的,所以這部分我就不多說了。
我簡單聊一下我的經驗。Facebook廣告很適合POD產品的引流。網站起始階段,推薦多用精準興趣組來測試廣告。Pixel積累了數據以后,可以逐步嘗試把興趣組放寬,借助機器學習來找潛在用戶。擴量的話,推薦使用CBO,簡單好用。
另外,非常推薦用pinterest來引流,pinterest非常適合POD產品的引流,尤其是自然流量。可以用tailwindapp這個工具來自動化管理帖子。
Google ads更不用說,shopping廣告是一定要上的。POD產品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借助大量的sku布局大量的長尾詞,所以非常適合Google shopping廣告。這3個流量渠道是我常用的。另外的流量源也很多,只是我不太熟悉,這里就不多說了。
另外短視頻也是非常適合POD項目的冷啟動渠道,而且我看到嘉偉老師分享的最新消息,短視頻要和POD平臺TeeSpring合作上線購物車功能。這就厲害了,短視頻的用戶群偏年輕化,如果這個功能上線,非常適合做POD。
6 案例分享
最后分享幾個案例。
其實鋪貨POD,niche POD,DTC POD有時候并沒有明顯的區分。 這樣分類是想讓大家從發展階段的角度來考慮一下,如果自己做POD,適合從哪個階段入手。
這是浙江的一家公司,他們有很多店鋪。因為是同胞的站,就不太方便公開了。這一個就是典型的鋪貨模式。看一下他的品類非常多,設計也是非常多。典型的多品類+多設計的鋪貨模式。其實鋪貨也不是瞎鋪,這種鋪貨模式的網站,可以看成是多個niche的組合。
這個網站也一樣,是典型的多品類+多設計的鋪貨模式。這個網站有一些新的品類,做POD的話,值得關注一下。
鋪貨的核心是量,大量的上產品。如果靠人工,競爭力一般。如果用借助程序的幫助,鋪貨POD模式是十分可行的,而且很早就有人在做類似的事情而且在悶頭賺錢。
思路也很簡單,就是把按niche去準備大量的素材,然后批量生成產品圖片,批量上傳產品,批量設置關鍵詞。至于素材,是去買,是去爬,都無所謂,把版權問題規避掉就行。
我沒有做過鋪貨模式POD,這里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推薦看一下人家的思路,很值得借鑒。他這個思路完全可以復制過來做鋪貨POD。稍等我發一下pdf。
niche站非常多,我貼一個最近看到的小眾niche POD站給大家看一下。這個網站的Facebook page粉絲是17W。他自己的群組有1.2W粉絲。對于這樣一個小眾的niche來說,算是很大的群組了。說實話這玩意兒屬于什么niche我是沒看出來,也沒去研究。如果有非常熟悉的niche,或者非常喜歡的niche,非常適合做他這樣的模式。這種模式更容易在細分領域做到頭部。
https://www.gruntstyle.com/ 這是美國很知名的一個DTC品牌,用戶很有歸屬感。他們的產品不一定是POD產品常用的技術,比如熱轉印技術來生產的。但是可以看到,他們的產品都是很普通的產品,T-shirt、hoodie,他們就是靠設計取勝的。
7 相關資料
最后是一些相關的資料供參考,第一個是一篇介紹POD平臺的文章,寫的很全面。第二是一篇選niche的文章,第三是一個做mockup就是效果圖的網站,可以生成多種場景下的效果圖,產品種類也很全。第四是一個素材網站。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有什么問題大家可以繼續交流。謝謝大家的聆聽。
案例和問答環節為會員專享
如需獲取完整分享PDF可加微信:
出海筆記創始人Alan
captain-alan
本文作者:祥子
原創發布于:出海筆記
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出海筆記將對非法轉載保留一切法律追究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