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菇亮,非常感謝Alan和出海筆記的邀請,能有機會和大家聊一下品牌出海PR推廣相關的一些事情。之所以會想聊這個話題,主要是因為平時和一些朋友的溝通中,一旦聊到海外PR,經常會有以下幾種觀點。
常見的PR類型
也有人會跟我說那些比較大的媒體,基本上是月訪問量千萬級以上的,這些媒體的PR確實還是比較難做的。
當然也會聽到有人說其實我也知道做PR非常好嘛,但是市面上的報價還是蠻貴的,我也覺得確實挺貴的。
應該說歐洲可能還相對好一些,尤其是美國這邊千萬級以上的PR成本還是蠻高的。這也是為什么想借這個機會跟大家聊一下海外PR的推廣。
然后看一下是否有一些路徑可以在不花錢或者是少花錢的前提下,通過海外PR去幫品牌以及產品獲得推廣和曝光,甚至拉動銷售。
那么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就是常見的PR類型有哪些,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說一下:
通常來說我們常見的推廣,或者說媒介的形式,基本上分成兩大類: 第一大類是Earned Media,第二大類是Paid Media。
Earned Media其實是由媒介和渠道去進行溝通的,在不付費的情況下去獲得相應的曝光。
那么Paid Media就是說付費推廣,通過一些商務的渠道去進行,那我們今天聊的內容更多的是聚焦在第一大類,就是Earned Media。
如果你和一家媒體去打交道的時候,你讓他幫你去輸出PR類型的內容,通常會包含下面四個大類:
第一種是Press Release,就幫你去走一篇稿子。這種情況下一般是你自己要有一篇現成的稿子。
第二種是Media Review,就是說他幫你去提供產品的評測,應該說這種類型是對我們價值最高的一種,因為它可以給你的產品提供全方位更全面的產品評測。
它的使用體驗以及它的優缺點。其實不僅僅能幫你去做背書,也能為訪問這個網站產品的用戶提供一個購買決策。
第三大類也是比較常見的—Collections,通常來說會有一些選題,比如他可能想寫一篇適合做新年禮物的科技產品推薦,然后把你的產品放進去。
第四種形式—Interview會相對少見一些,有可能是這個編輯想看一些行業的趨勢,想去找一些行業內部的專業人士去聊一下。
小品牌或初創品牌是否有必要做PR
接著就是一個更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大家有時候會覺得做PR還是比較虛的。那么小品牌和初創品牌是否有必要去做PR呢?
從我的角度來說,我感覺做這個事情還是比較有價值的,大家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理解這個事情:
1. 基于SEO
首先,第一個是基于SEO的角度,當然外鏈這個事情肯定是顯而易見的,就是他去報道你的話。
一般我覺得是在權重排名60以下的情況,然后你去拿一條do follow的外鏈基本上難度不是太大。
拋開外鏈的角度,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也會做SEO,根據谷歌算法最近更新的趨勢。
大家會發現就是拋開SEO技巧端的這些東西,其實做SEO最核心的還是谷歌的搜索引擎,讓他去相信你在專業領域的權威性。
這個其實還是蠻重要的,所以拋開外鏈的角度,當我獲得一個專業網站的曝光,哪怕他不給我去做外鏈,他以提及我的形式去進行。
其實這個對于搜索引擎來說,你在專業的網站進行曝光,其實是從背書的角度去印證了你在行業相關領域的專業性,其實這個是非常有利于我們SEO的。
2. 基于用戶購買路徑
那么從第二個角度就是說,基于用戶購買路徑的角度,這個AIDA模型其實已經被提了很多次了,就是指Awareness, Interest, Desire and Action。
那么其實他所反映的一個現實情況,就是說用戶在購買一些高客單價產品的時候,他前面其實是有一個周期,然后他去做相應的用戶調研或者產品調研。
其實大家可以模擬一下用戶的購買路徑,如果是一些比較大的類目詞,我們經常會面臨的現象就是你投一些大類詞的時候,其實這些詞相對來說會比較貴。
如果說你跑廣告,但是對于新的網站來說,當用戶在搜索引擎里面去搜一個產品的時候,你又很難在這種大類詞的角度上去拿到你該有的排名。
因為新的網站基本上都沒有什么權重,那么這種情況下你又想去曝光,又想在用戶購買決策這個環節進行曝光。
其實比如說搜索一個關鍵詞的時候,搜索引擎跳出來的這幾個網站,你看有沒有必要跟他的編輯進行溝通,然后把你的產品植入進去。
3. 基于帶貨
基于SEO用戶購買路徑呼之欲出的就是帶貨,紅人帶貨其實都已經形成了普遍的共識了,我們之前也有對比一下紅人帶貨和專業領域媒體帶貨的區別。
其實效果還是差不多的,就是一些專業領域網站出一些評測,其實整個帶貨效果還是不錯的。所以基于這幾方面的考慮,我還是會建議大家試一下PR。
沒有預算怎么做PR
那么接下來的問題就來了,因為普遍人都覺得做PR是比較費錢的,其實做品牌都是比較費錢的,那么在沒有推廣預算的情況下,我們是否可以去做PR。
根據我的觀察,其實通過Earned Media這種的形式去獲取PR的情況下,越是大的媒體往往越不需要去付費。
我們之前也有上過一些比較大的訪問量在千萬級以上的媒體。其實也沒有付費,那么就很多人肯定會問:
為什么這種大媒體不需要費用呢?其實很大部分是因為這些媒體和較大的聯盟平臺之間都有收益掛鉤的。
通過聯盟其實他們已經可以拿到自己分內的受益了,這個時候他不一定會向品牌方去收取費用。
像大的媒體,例如美國走的比較多的就是亞馬遜的聯盟渠道。甚至還會在你郵寄樣品的時候。
要求你提供一個回郵的聯系方式,等樣品評測完了再給你郵寄回去。所以說,有些時候甚至連樣品的費用都不需要花。
如果說是一次投入,多輪收益,一個編輯愿意針對你的產品單獨輸出一款評測的時候,那么后期他在做類似選題的時候,大概率也會把你的產品放在里面。
有一個我們之前操作的例子,就是說我們其實是做了一篇單獨的產品評測。之后這個編輯把我們的產品給放進去了。
但其實他也沒有跟你去溝通,就是單純的覺得這個產品應該放在聯盟里面,然后他從后臺看到產品的整體收益還是不錯的。
覺得他的用戶是喜歡的,那么在后期去做一些相關選題的時候,他會把你的產品給放進去。
所以我覺得對一些大的媒體來說確實還是比較劃算的,雖然一次溝通周期會比較長,但是會持續產生非常不錯的長尾效應和曝光。
編輯什么情況愿意幫你免費PR
那么接下來問題就來了,編輯竟然不收你的錢,那么究竟什么情況下他才愿意去做免費的PR呢?大家可以從四個方面去評估一下自己的品牌和產品。
如何取得編輯的聯系
在谷歌搜索中,你也可以去用一些高級搜索指令,去看某個特定網站針對某一款產品是如何編輯的,他更愿意去專注于哪方面的報道。
甚至可以用谷歌的一些高級搜索,限定在某個國家或者是某個時間段,比如說看過去一年,可能是3-5年這種長周期的,可能價值會低一些......
以上內容僅為節選精華,下面更多完整版為會員專享(視頻),如果需要獲取直播完整內容,請加入出海筆記操盤手Club會員(會員可點擊閱讀原文跳轉直播回看)。
?
作者:菇亮 來源:菇亮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出海筆記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