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薦語:
金三銀四跳槽季,小師妹這篇文章仍然經典,各位打工人共勉。
以下文章來源于跨境愛?,作者小師妹Cici
今天我想分享我在Facebook投放經驗上的成長,是想通過自己的親身例子和感受和大家分享一個投放的成長史。這里面會有我踩過的坑,還有在職場上遇到的真實事情。
▼
Facebook投放入行
Facebook投放的薪酬大家可以看看,我覺得對于剛入門的小白來說,他的起步薪酬也是比較可觀。而且只要有爆品,收入是很可觀的。當然現在爆起來的幾率是比從前低?,F在很多人都會有花錢花得膽戰心驚,花出去怕收不回,花不出,又沒流量。
從剛入行到現在,我對投放的看法的轉變是:Facebook投放起薪是高點,這個是沒錯,但是隨著現在投放系統越來越智能,越來越傻瓜式。所以底部競爭很大,現在初級廣告投放的底薪是有下降的趨勢。所以,廣告投手也要有危機意識,不能只局限慣性思維去投放。
因為廣告玄學會告訴你,一套打法,并不能走遍天下。所以外面很多培訓課程說的打法,每次下面都褒貶不一。這里我就要客觀說一下了,很多打法只是一種參考,因為他并沒有結合到你的產品你的受眾,如果一套打法可以打全類目,那投放的工作意義就沒了。我們要根據別人的,結合自己的,然后找出適合這個品的打法。
懵懂之路
一臉懵逼,什么都不知道。老板丟了一些課程我看,看了一下后臺界面就要自己做了。哪里懂得什么調研,就會看一下audience insight。當時BM限制還沒有現在嚴格,現在回想,如果是當時的我,遇到現在的BM注冊問題。那就是在沒有投放前,都花費很大精力去弄了。
我還要自己學習opencart ,wordpress, shopify建站,其實從我完全沒做過的角度來說,我是覺得shopify最適合新手上路,但是最后老板出于成本,選擇了opencart,我在國內都沒找到什么人交流。當然后期還是轉回了shopify。
心得
雖然是很艱難,但是這段時期,是鍛煉了我的自學、思考能力。獨立站的自由度,引流的多樣,讓我覺得很有意思,奠定了自己以后要做這一行的方向。其實廣告后臺并不復雜,更多的是經驗的累積,如果有人帶,一周你都覺得自己會了,但是實際上操作,很多和理論都是不一樣,這個也是靠時間和項目積累的。同時我也意識到學習分享的重要性,我也認識了一些樂于分享的朋友。我也會一直鞭策自己要努力,做一個有輸出,價值交換的人。
第一次投廣告
花10美金都覺得緊張
瓶頸期
每天打開廣告后臺,會看數據,會知道什么要關。按照上級的要求上一定量的廣告,針對CPC,CTR 等指標來去優化,每天會根據目標對廣告進行調整,會下需求做圖,對表現好的廣告進行擴量。這種時候是責任相對最輕松的時候,因為在你上面有leader頂著,你表現不好還有人和你一起分析。
成長心得
這個階段,在和設計協商素材制作,沒有很成熟。自由是相對的,能做的就是總結素材,復盤,做簡單的優化。這個時候做素材總是很多怨言,覺得設計的輸出和自己的想象不是一回事,要leader去協助制作一個高效的溝通流程?;仡^想起來,其實是在和設計的溝通沒有制定好一個共識的模板,大家聊天不是一個點子上。
現在的我知道在做一個需求的時候要精準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圖片制作,甚至到視頻制作,都是可以很具體化表達出來。
職場競爭
背景:運營和投放都集一人
優點:省去了運營和投放的溝通時間
缺點:工作量大,崗位融合了,每一個環節沒辦法做到精細化極致
目標市場一樣,產品一樣,網站裝修主題一樣、共用素材庫的情況下,廣告ROI比同事高2倍。
脫穎而出的秘訣
職場確實存在著優勝略汰,有一些公司甚至對投放實行末位淘汰制。當然我目前還沒遇到過這樣的公司。而我的看法是,這個世界上有第一就有最后,但是最后一名,我們要看他是不是盡力了,從勤奮到方法上去考量。如果勤奮是夠的,只是方法不對,那要判斷是否有悟性,可以點撥。那如果沒有,可能是這最后一名本來就不是適合這類的崗位了?,F在市場上招到稱心如意的廣告投放并不容易,所以在做每一個錄用和放棄的決定,企業主還是要再三思考。
作為一個高級點的投放,到現在我還是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很高級。但是我還是很期待和開心,今天在這里和大家分享,把自己走過的坑和一些關于“廣告投放”的思考跟大家分享,因為我認為相對比多產出“投放策略”和“優化技巧”這類的干貨,更重要的是要讓大家認知,投手真的只局限于上廣告和淺層的按上級要求優廣告嗎?我的“對手”其實是一個在Facebook投放上比我年資更豐富的小姐姐。我能戰勝她的原因是,我比她管得多。我從素材到網站布局上的配合,都是有我自己精心的思考。而她只是單純地從廣告端上去優化。我覺得做投放有一個大忌,就是一套吃老本,用一套打法打天下,或許在鋪貨和測品上還有效,但是在垂直類目上,失靈的可能更大了。因為你在優化完廣告會發現,你公司的品類都測完了,沒有爆,你就要懵逼了,覺得很迷茫。
指標的數據優化,是基于廣告有數據之后作調整。我覺得在上廣告前,其實要構思的比上廣告后調整多。因為數據的調整都是很直觀的。點擊率低,優化素材,但是你有沒有考慮你初次上的素材就是一個相對容易出圈的素材呢。
作為一個廣告投放,尤其是獨立站的投放,首先要很清楚,從流量到轉化每一層的變量。淺顯點,我們是買流量的,我們在爭取用最優成本去尋找流量完成轉化。那我們是怎么可以找到最優成本呢,那就是找到對的受眾和出動他們的創意素材,同時,也需要關注落地頁。
不管你有沒有兼顧站內運營的部分,從完成整個轉化,投放承擔的是找到對的人,但是最終有沒有轉化,你的landing page的設計都是很重要的。
定位受眾
對于受眾,我們可以分類為主要受眾和次要受眾。次要受眾是那些不太可能購買你的產品,但是可以對你的主要受眾產生影響并且在他們的購買決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群。對于公司來說,通過廣告和促銷來鎖定第二受眾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他們才能對你的品牌有積極的態度,并影響主要受眾來購買你的產品。次要受眾可以是任何人,比如孩子、配偶、朋友、鄰居和同事。
例如,家樂氏巧克力公司的主要目標受眾是8-12歲的兒童,但對于這個產品,他們是次要受眾,因為母親在這里扮演著決策者的角色。
如果孩子或青少年想要購買一臺筆記本電腦,他們必須影響并說服他們的父母購買只有他們父母能夠負擔得起的同樣的電腦。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兒童是次要受眾。
如何定位受眾
可以用到的方法:
1 GA設置了非常多的維度來對網站用戶受眾進行分析。大家可根據數據分析的需要來查看。例如我從GA上看到我網站的用戶年齡的分布。我在沒有太多預算時,我會排除掉18-24歲的用戶。把受眾按25-45, 46-65+ 進行拆分。
2 從Facebook insight 去分析
現在的insight和以前的不一樣了。我個人是覺得以前的更好用,起碼有些參考?,F在的insight更多分析維度在看自己。個人認為就是可以和GA數據一起結合看。
3 從競爭對手分析
3.1 手工follow
這個是一個老方法了,但也是至今spy對手最長壽的一種方法了。為什么這個方法有用呢?因為他其實是根據Facebook的算法,他會根據你瀏覽的內容,給你打上一個興趣標簽。
所以在手動follow競對,同時你還要模擬出你對這個品類很感興趣的樣子,會搜索這方面的內容,而不是每次直接follow最直接的競對,同時關注后會推薦給你新的相關關注,這樣一層層下來,你的FB競對就follow得差不多了。
獨立站的世界就是這么奇妙,引流渠道很多,然后每個渠道的玩法還會不斷更新,所以做這個,真的要不斷的學習和提升自己才可以。
3.2 Spy工具根據你的利基搜集廣告和報告競爭對手的活動。
用ads spy工具去分析,可以看到你的競爭對手是否有打Facebook廣告,了解他們的廣告策略,甚至可以看到他們的意圖,他們如何花錢和營銷,以及更多。但是Facebook官方是不喜歡這些工具爬它的數據,所以很多工具都掛得很快。我用現在覺得比較長壽的是Power Ad spy。他的原理是把每個廣告都更新并發送到 Power Ad spy 中的數據處理服務器,在那里,收集到的信息會被轉換成可見的數據。它還可以顯示每個廣告的PPE、關鍵詞、著陸頁。這個是我覺得比較好用,而且方便的方法。
廣告結構,Facebook的廣告目的,就是一個漏斗。我們要了解每一個的含義還有我們重點分析的指標才可以。我覺得在聽的小伙伴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把所有的目標投過。我這里就列舉我們非APP類的普貨用到的投放目標。
對于Facebook每一個廣告形式的投放實操心得,大家可以看去我的星球里面看。
可優化變量—受眾
受眾在廣告前的調研前面已經提到了,這里就不再多說了。然后可以做自定義受眾、相似受眾。受眾數量要合適大小,一般200,000 到 100 萬。
可優化變量—行動按鈕
清晰的CTA,我們不是每一次都是用Shop Now作為按鈕的,最好的Facebook 廣告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你是在努力提高品牌知名度,獲得領先地位,還是銷售產品?無論如何,你的廣告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行動號召。沒有它,Facebook 用戶將看到你的廣告,但他們不知道在哪里點擊,或做什么。要確保你的觀眾清楚地知道你想讓他們在看完你的Facebook廣告后采取什么行動,一個絕佳的方法就是使用一個呼叫行動按鈕。根據你的廣告目標,你可以從以下的CTA 中選擇:
Shop Now 現在就去購物
Book Now 現在就預訂
Learn More 了解更多
Sign Up 注冊
Download 下載
“了解更多”、“現在購物”和“注冊”的使用明顯多于任何其他 CTA。2014年,“立即購物”受到74% 營銷人員的青睞,而“學習更多”則占據了榜首位置。
可優化變量—創意
文案不要太復雜,一是因為太長在部分版位會顯示需要更多,在125個字符之后, Facebook就會把你的廣告文本隱藏在see more的地方,所以,如果你只能在125個字符里盡可能地表現出更多的創意二是,太復雜又啰嗦的文案,在別人刷廣告的時,是不會想多看一眼的。
例如做科普類的,人們從使用你的產品中得到了什么?這對他們有什么幫助。你應該用一種清晰、簡潔的方式表達這些觀點。你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寫一個易于理解的 Facebook 廣告ーー對任何人,甚至是小學生。當有人看到你的廣告時,他們應該馬上知道這個廣告想表達什么。
巧妙使用數學說話。還記得小時候看到一條廣告,“連續六年全國銷量領先,一年賣出十億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三圈。這樣的生動有趣,但是沒有夸大的真實數據就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例如穿得像人的寵物,通過給他們提供與品牌相關的搞笑標題,讓他們與您的品牌相關。Bark Box 碰巧屬于寵物行業,但他們確實在這方面擅長于帶有類似人類標題的狗的可愛圖像。
輪播圖也是我比較喜歡用的一種素材形式。因為他很適合我們千言萬語,一個post表現不完的需求。@AdWorldConf廣告使用了類似的概念,同時利用了更多的視覺提示。指手畫腳的表情符號鼓勵用戶滾動輪播,查看每一步。每張卡片上的了解更多CTA按鈕會促使潛在客戶點擊并購買門票,從而實現即時銷售。
在Facebook取消了20% 的文字限制后,更多的品牌選擇了大膽的字體設計,文字覆蓋了90%的視覺效果,并且顏色也比以往要鮮艷了。3D插圖,漸變配色方案,粗體字。此外,廣告文案簡潔明了,突出了產品的主要特點和優點。
Facebook Catalog Sales,做廣告的時候,雖然你可以為整個產品目錄做廣告,但是當你的產品數量很多的時候,就沒必要給每一件產品都打廣告了,這時候可以創建產品集。例如我們服裝的SKU很多,你可以男裝一組,女裝弄一組?;蛘呤窃偌毞?,8月新品一組,促銷打折一組,針對性更強。
Facebook廣告效果差了怎么辦?
也許大家都用Facebook 來擴大他們的營銷工作,但并非所有人都從他們的 Facebook 廣告活動中獲得了積極的轉化率結果,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是很正常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優化內容了,不要覺得你的點擊率高就代表你的內容合格,因為點擊率高只代表他們喜歡點你的素材,還有你的落地頁優化是不是做好了。排查原因,提高轉化率。
廣告投放策略變化
尤其是ios15后,漏斗打法更為重要,我們可以先用便宜的上層和中層漏斗來獲得便宜的流量,然后創建瀏覽過網站的用戶作為自定義受眾。這樣就會比之前更精準了。然后用這些受眾做多組的looklike audience,然后通過變換素材去調整。裝上FB的新追蹤方法。
本文的直播回顧詳細版
可以掃碼或點擊最下面閱讀原文登錄回顧
文章目錄
1 投放系統越來越智能——基層競爭大
2 投手的成長之路
3 指數的數據優化
4 AIDA模型
5 AKLPCP模型
6 實戰案例分享
7 落地頁優化
8 點擊率很高,但轉化很低怎么辦?
9 IOS14/15的影響問題怎么解決
作者:CiCi 來源:CiCi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出海筆記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系原作者。